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中,法国的角色可谓是“可有可无”,并未像美国派出飞虎队帮助训练中国空军,也未像英国那样与中国士兵并肩作战,在东南亚战场与日军激战。然而,抗战结束后,法国却突然跳出来,试图强行分割中国应得的胜利成果。面对这一无理要求,我国与法国之间爆发了一场鲜为人知的冲突。
这场冲突的结果是,中国最终大获全胜,以仅30人的伤亡代价俘虏了整整3000名法军!许多人将这场冲突视为中国对法国近代剥削的“复仇之战”。而此冲突的导火索正是南京的受降仪式。
1945年9月9日,南京的受降仪式结束后,国民党政府派遣第一方面军司令卢汉前往越南,接受日军的投降。而在9月28日,受降仪式正式开始。然而,法国却在此之前突然提出要求,要与中国共同参与受降仪式。面对这一毫无依据的要求,国政府果断拒绝了法军入境,毕竟法国在二战中的东南亚战场上几乎没有实际贡献,也未给予中国任何实质帮助。法国这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求使得两国矛盾激化。
展开剩余85%在这场政治博弈中,蒋介石表现得异常强硬,毫不屈服于同属于西方阵营的法国。然而,这种坚决的态度并未维持太久……
1946年2月,经过一轮磋商后,中法两国签订了《中法协定》,为了争取西方国家的支持,蒋介石竟然在协定中做出了令人惊讶的让步,承认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。这一决定不仅让越南人民失望,也令驻越的中国第一方面军感到愤怒。在蒋介石的妥协下,数万中国官兵的民族尊严瞬间消失殆尽。
回到1934年3月5日,时任国民党第一方面军53军130师的师长王理寰收到了法国军事代表来访的消息。阿夫申并不是来与中国军人交朋友的,而是高高在上地告诉王理寰,法国军队即将登陆越南北部,并要求中国立即交出海防市的防守权。虽然《中法协定》确实规定了法国有权接管海防市,但时间并未到,法国居然提前一个月提出要求,显然未把中国当回事。
面对这一要求,王理寰没有低头,冷静回应称,自己尚未接到上级指令,绝不会擅自交出防守权。阿夫申显然没预料到中国军人的强硬态度,便恶狠狠地威胁道:“法国海军派出了2万兵力和19艘军舰,如果你们再拖延,后果将会很严重!”这一威胁显然是想迫使中国屈服,然而王理寰依旧冷静回应:“我是军人,守土有责,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!”
二、海边的血战
此次交涉后,王理寰立即预感到可能爆发冲突,便开始紧急部署。作为应对,他亲自到达港口,安排了130师主力338团的工兵连进行防守,修建起一道钢铁堡垒。为了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,王理寰不惜动用了所有的重型武器,包括6门火箭筒、6门迫击炮,甚至还有火焰喷射器。
在下午6点,阿夫申再次来到130师师部,称法国舰队已经出海,但由于电报故障,估计明天早上才会登陆,恳请中方谅解。面对这一荒谬的解释,王理寰反问道:“既然电报故障,你怎么知道登陆时间?”阿夫申无言以对,愤怒离开。
3月6日凌晨2点,突然有红光在海面上闪现,法国舰队悄悄接近了中国防线。338团一营营长张允诚立即指挥发射了信号弹,但法国舰队丝毫没有停下,继续逼近港口。中国军队立刻开枪示警,但法国舰队却没有任何停下的意思,开始用炮火和机枪扫射中国阵地。法国军舰的炮弹击中码头的弹药库,引发剧烈爆炸。
尽管中国军队装备并不如法军强大,338团并没有立即反击,保持冷静,只用轻武器还击,试图迷惑法军,让他们误以为中国军队没有重型武器。法国人因此误判,继续推进,试图进行登陆。然而,他们没想到的是,中国军队已经布下了重重防线,重型武器足以阻止法舰的推进。
眼见法军继续推进,王理寰抓住机会,下令全军开火。炮火如潮水般将法国舰队淹没,几艘法舰被击中后开始后退。经过几轮激战,法国舰队屡屡受挫,终于不得不撤退。
然而,法军并没有放弃,他们再次集结舰队,准备展开总攻。面对这些军舰,王理寰毫不惧怕,命令调动130师的主力武器——战防炮。两门战防炮的猛烈攻击直接击中了法国一艘军舰,随即其他火炮也加入了攻击。法国军舰纷纷遭到重创,其中一艘直接沉没,数百名法国军人跳海逃生。最终,看到无法战胜中国守军,法国舰队指挥官阿巴努只能摇起白旗,投降。
王理寰严厉斥责了法国不遵守协议的行为,而阿巴努则低头道歉。最终,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,认定这场冲突完全由法军引起,法国将赔偿海防市的所有损失。据统计,法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伤亡约500人,另外2000多名士兵被俘,而中国军队仅付出了少数伤亡的代价。
直到130师撤离越南,法国军队未能成功登陆。这场战斗,成为了中国为过去的屈辱和近代史写下的一篇胜利之章——法国曾在圆明园横行霸道,如今却在中国军人的坚守下屈服,低头认错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福利彩票十分钟开一次奖金是多少?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